2007年4月4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第一阅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骗钱始向亲友张网
记者和经历传销骗局的人面对面
通讯员 何百林 本报记者 朱乔夫

  一位刚刚脱离传销窝点的金华人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:不少金华人在东北做传销!他们大多是被骗过去的,然后为了赚钱,再把自己的亲友骗过去。
 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陷阱?为什么在传销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的今天,还会有那么多人误陷其中?曾经被骗的一些人主动站了出来现身说法,向我们展示了其中的种种骗局。
  截止发稿时,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案。而我们,只想借此文告诉那些善良又懵懂的人们:不要再相信一夜暴富的谎言,不要再相信打着“直销”旗号的遮掩;不要再陷入“出售”信任资源的传销骗局。

  “所谓方法,其实就是‘拉人头’,我知道这是一种欺骗行为,而且骗的都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。我哪里做得出这种坑人的事?”
  受骗的舅舅又骗了外甥
  “我是被舅舅骗到东北去搞传销的,后来因为不忍心去坑别人,所以回到了义乌。之所以接受采访,我只是想提醒大家,天上不会掉馅饼,要想赚钱还得脚踏实地勤劳致富。”义乌人老曹一见到记者,就说了这么一番话。
  去年8月的一天,老曹的舅舅从东北打来电话,说到吉林白城投资煤矿能赚大钱,让他也一起去投资。到了白城后,舅舅就再三劝他加入一家保健品公司。
  老曹告诉记者,由于公司不准“新人”上课时做笔记,所以他们都说不出该公司的全称,只记得大家都称之为“中绿公司”。
  头几天,舅舅天天带老曹去听课。几天后,本想投资煤矿的老曹禁不住舅舅和其他人的劝说,向公司交了8700元钱,买3套保健品。可是钱交上去了,产品却一直没下来,他向公司的人索要发票或收据,对方也没给。后来,舅舅和其他“上线”启发老曹说:“要想赚大钱,必须发展更多的下线。”“上线”还传授了一些发展“下线”的方法。
  “所谓方法,其实就是‘拉人头’,我知道这是一种欺骗行为,而且骗的都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。我哪里做得出这种坑人的事?”由于不肯骗人入伙,此后的两个月里,老曹不仅没赚到一分钱,还倒贴了1000多元。加上“买产品”的钱,老曹共花了1万多元。
  去年10月,老曹毅然离开了白城。两个月后,血本无归的舅舅也回到了义乌。事实上,老曹的舅舅也是被另一名亲戚骗到东北的。
  “目前还有不少义乌人陷在东北。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,在东北做传销的金华人至少有上万人,金华市区、义乌、东阳、磐安都有人在那里,全国各地的受骗者可能更多。有关部门如不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”老曹忧心忡忡地说。

  “就在一个星期前,弟弟竟要带老婆一起去东北搞传销。我劝他别去,他就和我吵起来。这是我们兄弟俩30多年来第一次红脸。我该怎么办呢?”
  亲兄弟第一次翻了脸
  面对记者,金华市民张先生非常无奈地讲述了自己与弟弟发生龃龉的原因。
  张先生的弟弟今年31岁,是金华金东区澧浦镇人,在市区开了家定做皮鞋的小店。今年正月里,自称在东北做生意的表姐夫来到弟弟家中,劝他去东北做生意,说到那里能赚大钱。弟弟就跟着表姐夫去了东北。3月18日,弟弟回到金华,先是将皮鞋店转让了,还买好了3月23日去东北的火车票。
  “要是真的去做生意,我不会拦他。可每次我问他在哪个城市做生意、做什么生意,他总是支支吾吾,只说自己第一个月投资了8700元,下个月就能赚回来,今年肯定能赚50万元。刚好我看到了报纸上关于有人误入传销的报道,我将那人的经历与弟弟的情况一对照,发现不少地方非常吻合。我就问他是不是在做传销,但他说他的事不要我管,还和我吵了起来。”
  张先生告诉记者,此前他和弟弟的感情非常好。但这次从东北回来后,弟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,这是30多年来兄弟俩第一次红脸。“我知道弟弟挣点钱不容易,我不忍心看着他多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打水漂。”说到这里,张先生的眼角湿了。
  由于自己多次做工作都无结果,张先生想请报纸上报道过的那位义乌人黄先生出面,帮他劝劝弟弟。曾深受传销之害的黄先生大致了解了情况后,断定张先生的弟弟就是在做传销。而且,当张先生说出弟弟和表姐夫的名字后,黄先生肯定地说,“在东北见过这两个人”。
  可是,电话接通后,黄先生才说了几句,张先生的弟弟就否认自己在做传销,很快就不耐烦地挂断了电话。

  “在这个圈子里,说白了就是亲戚骗亲戚,朋友骗朋友!真正能‘赚’到钱的只是极少数人,大部分人只会越陷越深,赔的钱也越来越多。”
  洗脑不成功方得脱身
  黄先生是一名刚刚“逃”出传销窝点的金华人。
  今年3月上旬,一名关系很好的朋友从吉林白城给他打来电话。朋友说,那边的出租车行业比较赚钱,如果承包一辆出租车,会有很好的回报。随后,这位朋友盛情邀请黄先生去白城一同创业。禁不住朋友的再三邀请,黄先生便乘火车去了白城。
  到白城的当晚,黄先生就感觉情况不对劲。因为朋友绝口不谈出租车的事,反倒极力劝他去当业务员,而且,黄先生进出都有人“陪”着。
  “第二天,朋友和‘同事’轮番来给我‘上课’,其实就是洗脑。内容有产品介绍和公司奖金分配制度,前者几乎一带而过,后者才是重点,主要意思就是公司的奖金分配制度如何好、加入公司后收入会很高,等等。描述了一番美好前景后,他们开始鼓动我正式加入他们公司,要想加入公司,必须先成为公司的业务员,而成为业务员的条件是必须购买一套公司产品。这产品每套2900元,买了产品、发展了下线业务员后,就可以从下线业务员的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成。”黄先生说。
  尽管这家公司一直承诺员工来去自由,但“新人”刚到时,其他业务员会百般“关心”,“新人”根本无法离开。但如果“上课”多天仍无法说服其加入公司,一般会让“新人”离开,这一点也迷惑了不少人。黄先生就是在“上课”多天仍不同意加入公司后才得以脱身,顺利地回到了金华。
  离开白城前,黄先生曾劝朋友一起回金华,但朋友说她已买了价值1万多元的产品,想等赚回这笔钱再回金华。黄先生说,“上课”时,公司的人自称在东北地区拥有100多万名业务员。据他了解,其中不少是金华各县(市、区)人,以义乌、磐安两地的居多。这些人少则买了几千元产品,多则买了10多套甚至几十套产品,他们都是被各自的亲友以“考察、做生意”的名义骗去的。

  传销骗术大起底

  所谓传销,其实就是以欺骗为直接手段,“出售”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。参与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,如果不能自我解脱,那么就只能发展“下线”去骗别人。
  从记者采访得知的情况来看,传销网络的“上线”之所以能将一个又一个善良的人骗进来,靠的是一些惯用的骗术。

  骗术之一:利用亲情
  传销活动参与者基本都有相同的经历,就是被亲戚或朋友以介绍工作、投资创业为名,骗到外省(市)。在传销网络中,“上线”发展“下线”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这种。丈夫骗妻子、父亲骗儿子、哥哥骗弟弟……在传销网络中,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。因此,如果有亲戚或朋友邀请你到外地做生意或投资创业,一定要多个心眼,三思而后行。

  骗术之二:画饼充饥
  以快速、高额回报为诱饵,诱骗那些急于求成的人加入,这是传销网络中又一个惯用的骗人伎俩。因此,不要轻信那些不切实际的承诺,不要被急功近利的狂热冲昏头脑,要走艰苦创业、勤劳致富之路。

  骗术之三:软硬兼施
  对于新人,“上线”一般会好言相劝、极力营造“诚信、有亲和力”的公司形象。但如果新人迟迟不肯掏钱购买产品,“上线”就会采取种种措施诱导甚至威逼新人加入公司。不过,对于面对威逼还是不为所动的新人,传销公司大多会让其离开。因此,当“上线”软硬兼施时,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,既不能被“糖衣炮弹”击中,也不能忍气吞声任人宰割,可寻机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求助。

  骗术之四:混淆概念
  不少受骗者其实早就知道传销是违法的,但几乎所有的“上线”都说他们做的是“直销”而不是“传销”,受骗者这才上了当。因此,只有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,才能练就一双识别传销的火眼金睛。